【复次,善男子,有四种僧,何等为四?一者、胜义僧,二者、世俗僧,三者、哑羊僧,四者、无惭愧僧。】
佛陀说,善男子,金刚藏啊,要知道有四种僧人,僧人可以分成四种,哪四种呢?第一种是「胜义僧」,就是能够究竟了悟诸法实相的僧人;第二种是「世俗僧」,世俗僧人;第三种是「哑羊僧」,就像哑巴羊一样的僧人;第四种是「无惭愧的僧人。
【云何名胜义僧?谓佛世尊,若诸菩萨摩诃萨众,其德尊高,于一切法得自在者,若独胜觉,若阿罗汉,若不还,若一来,若预流,如是七种补特伽罗,胜义僧摄。】
什么叫做胜义僧呢?诸佛世尊以及诸位菩萨摩诃萨大众们,德行尊高,对于一切法都能通达无碍、得大自在。比如说像独觉乘的人,像阿罗汉、三果、二果、初果之人,这七种众生都属于「胜义僧」。从初果开始,他们能够慢慢地悟入诸法实相,甚至实证诸法实相。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、独觉乘、菩萨乘及如来、世尊,这些都是胜义僧。
大家注意,从初果以上都是胜义僧,能够悟入胜义谛的僧人。同时还有最重要的,也是鼓励我们在家所有师兄的↓↓↓
【若诸有情,带在家相,不剃须发,不服袈裟,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,一切羯磨、布萨、自恣悉皆遮遣,而有圣法得圣果故,胜义僧摄。是名胜义僧。】
佛陀说,金刚藏啊,如果有一类有情众生,他显现为在家相(他没有出家),没有剃除胡须和头发,没有披袈裟。他虽然没有受一切出家人的戒律——出家人的一切仪轨、规范,一切像布萨(出家人统一的说戒仪式),出家人的休夏自恣他也没法参加,但是这样的在家人他有圣法、得圣果的缘故,他也属于胜义僧。
大家注意:在家人即便没有出家,没有受出家人的戒律,出家人的那一套仪式、轨范、轨则全都不懂,但是他有圣法在心中,他证得了圣果的话,从初果开始算,初果以上即便是在家人,他也属于胜义僧。也就是说僧人,这个「僧」字不仅仅代表出家人,在家人修得好也属于僧。这是颠覆了很多人看法的一句话,这段话大家可以记下来,一定要做标记,可以鼓励我们所有的在家人
【云何名世俗僧?谓剃须发,被服袈裟,成就出家别解脱戒,是名世俗僧。】
什么叫世俗僧呢?佛陀说有一类众生啊,剃除了胡须和头发,披着袈裟,他确实也受了出家人的「别解脱戒」——别于轮回,帮助他证解脱的戒律,出家的戒律也受了,就是在相上看,这个人是个出家人,这叫世俗僧,就是相上看他是僧人,但是是世俗僧。
【云何名哑羊僧?谓不了知根本等罪,犯与不犯;不知轻重,毁犯种种小随小罪;不知发露忏悔所犯,蠢愚鲁钝,于微小罪,不见不畏;】
什么叫哑羊僧?哑巴羊一样的僧人,「不了知根本罪,犯与不犯」,虽然都出家了,但是他都不知道什么是根本罪——杀、盗、淫、妄根本罪不知道,犯不犯都不知道(犯了还是没犯都不知道),也不知道罪的轻重。他可能随便地毁犯了种种的小罪,「小随小罪」,犯了以后也不懂得发露、忏悔所犯的罪过。非常的愚痴、非常的愚蠢、非常的鲁钝。对于那些微小的罪过,看不见后世的果报,也不害怕果报。
【不依聪明善士而住;不时时间往诣多闻聪明者所,亲近承事;】
他也不懂得亲近那些聪明有智慧的善士、善知识;他也不懂得经常地亲近那些广学多闻的聪明者,去请教一下问题,去供养一下,去提供帮助,他不懂得。
【亦不数数恭敬请问:云何为善?云何不善?云何有罪?云何无罪?修何为妙?作何为恶?如是一切补特伽罗,哑羊僧摄。是名哑羊僧。】
他也不能够经常地恭敬请问那些有智慧的人,什么是善?什么是不善?怎么样算有罪?怎么样算没罪?怎么样修才最好?我们应该不造作什么样的恶行?这样的出家人属于哑羊僧,哑巴羊一样的僧人——什么都不懂,特别笨,连戒律都不懂,也不懂得问,这是哑羊僧,就像哑巴羊一样,也不怎么说话,非常的笨。佛陀说,愚蠢鲁钝这样的人,这是哑羊僧。
【云何名无惭愧僧?谓若有情为活命故,皈依我法而求出家,】
什么是「无惭愧僧」呢?佛陀说,他倒是出家了,但是他为了什么而出家呢?不是为了了生脱死,不是为了众生的解脱,不是为了种种什么形而上的使命,他是为了活命,听说出家人好混饭吃(披着袈裟好混饭吃),所以出家了。出家成了他的一份工作和职业了,他为了活命而出家了。
【得出家已,于所受特别解脱戒,一切毁犯无惭无愧,不见不畏后世苦果,】
出家了以后,他已经受了出家人的戒律了,但是几乎个个戒律都犯,轻易的就犯戒,犯了没有惭心,没有愧心。他也没把出家真正的当回事,他是为了混饭吃才出家的,所以犯了戒也没有惭愧心。他看不到,也不害怕后世的苦果恶报,犯了那么多的戒,都没有惭愧心。
【内怀腐败如秽蜗螺,贝音狗行,常好虚言曾无一实,】
内里怀着这种脏污的腐败之物,就好像蜗牛、田螺把粪便藏在自己体内一样。「贝音狗行」——他们发出的声音简直都不是人的声音了,行的行为是畜牲的行为。这是佛陀强烈批判的一类出家人,为了活命而出家的这批人,他们常好虚言,喜欢虚假的言论,没有一句实话。
【悭贪、嫉妒、愚痴、憍慢,离三胜业,贪著利养,恭敬名誉,耽湎六尘,】
他们悭贪、吝啬,「悭」代表小气,「贪」是贪婪,又爱嫉妒别人,又非常的愚痴,又有憍慢心,离开了戒、定、慧三种殊胜的行为。他们贪著名闻利养,贪著利养就是信众供养的这一切他都很喜欢,多多益善,无有厌足;又恭敬名誉,非常的喜好自己的名声,想着怎么样让我的名声大一点,甚至不惜出丑,不惜诋毁其他正法的法师来求得名誉的增广,这样的人耽湎于六尘当中,非常沉迷在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法当中。
【好乐淫泆,爱欲色声香味触境。】
喜欢淫泆之事,甚至喜欢淫欲,都出家了还喜欢淫欲,他对于一切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都很贪婪,都很痴爱。
【如是一切补特伽罗,无惭僧摄,毁谤正法。是名无惭愧僧。】
像这样的众生,没有惭愧,他就属于无惭愧僧。这样的众生也容易毁谤正法,讲法也讲错了。这世间人学的挺对的,到寺庙遇到他了,他一讲,说你那不对,他就诽谤了正法。人家本来学的是对的,他说你那不对,他给你支招,支点邪招、错误的招,因为他是为了混日子,为了活命而出家的,什么都不懂,戒律也犯了,知见也坏了,而且贪欲炽盛,比在家人修的还差,根本谈不上修行,这是无惭愧僧,这就是毁灭佛法,毁灭三宝的一类人。
佛陀讲了僧人分四种,初果以上的是胜义僧,胜义僧不论出家在家,只要是有圣法,得圣果就是胜义僧,这个很重要!希望我们所有师兄都能成为胜义僧!同时也有世俗僧和哑羊僧,希望我们能够包容他们,冲着他们穿的袈裟,尊重他们。还有一种无惭愧僧,容易毁灭三宝的这种僧人,我们要远离他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