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.png1.释迦佛的特质:怜愍众生,覆护众生,等视众生如罗睺罗

2.阿罗汉的特质:尔时,复有八十百千诸比丘等,皆阿罗汉,心得自在,所作已办,离诸烦恼调伏诸根,如大龙王有大威德,成就空慧逮得己利

3.这些阿罗汉:为欲利益安乐众生,成就大乘第一空行,显发如来方便密教,为不断绝种种说法,为诸众生调伏因缘故,疾至佛所

4.与六十亿比丘尼等,一切亦是大阿罗汉,诸漏已尽,心得自在,所作已办,离诸烦恼调伏诸根,犹如大龙有大威德,成就空慧。

5.尔时,复有一恒河沙菩萨摩诃萨,人中之龙位阶十地,安住不动方便现身。其名曰:海德菩萨、无尽意菩萨,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。其心皆悉敬重大乘,安住大乘,深解大乘,爱乐大乘,守护大乘,善能随顺一切世间,作是誓言:“诸未度者当令得度。”已于过世无数劫中,修持净戒,善持所行,解未解者,绍三宝种使不断绝,于未来世当转法轮,以大庄严而自庄严,成就如是无量功德,等观众生如视一子。

6.尔时,复有二恒河沙诸优婆塞,受持五戒,威仪具足。......亦欲乐闻无上大乘,如所闻已能为他说;善持净戒,渴仰大乘,既自充足,复能充足余渴仰者;善能摄取无上智慧,爱乐大乘,守护大乘;善能随顺一切世间,度未度者,解未解者,绍三宝种使不断绝,于未来世当转法轮,以大庄严而自庄严;心常深味清净戒行,悉能成就如是功德,于诸众生生大悲心,平等无二如视一子。


佛视众生如一子,菩萨视众生如一子,这些优婆塞(在家居士)也是「于诸众生生大悲心,平等无二如视一子」,一样是视众生如自己的孩子......

那天某某某对我说,你的某某某视大家为自己的孩子是不对的,只有那些什么什么的才能视众生如自己的孩子。说明告诉我这样想法的人是没有认真读诵《大般涅槃经》的,经中优婆塞(在家居士)同样视众生如自己的孩子。读经是要思惟的,读经不思惟,如何懂如来的真实义?


开经偈最后两句:「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读经不懂经,你怎么解如来真实义?不懂真实义你怎么受持?读经,建议慢一点,要作思惟,这很重要......


在家居士可以讲经吗?答案就在《大般涅槃经》的开篇,这些优婆塞(在家居士)「亦欲乐闻无上大乘,如所闻已能为他说;善持净戒,渴仰大乘,既自充足,复能充足余渴仰者;」这不就是在家居士讲经的依据吗?


这些优婆塞(在家居士)都「善能随顺一切世间」,「善能」很重要,如何「善能」呢?还记得四摄法吗?布施摄、爱语摄、利行摄、同事摄。《维摩诘经》云:“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智。”


7.诸优婆塞各作是念:“一切众生若有所乏,须食与食,须饮与饮,须头与头,须目与目,随诸众生所须之物,皆悉给与。”作是施时,离欲、瞋恚、秽浊毒心,无余思惟求世福乐,唯期无上清净菩提。


这里有教我们如何行布施呢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