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.png

那天在我们学院群看到一个师兄说自己目前被情所困难走出来,怎么办?很多师兄非常关心的分别给出自己的方法建议。我想起自己的情感经历,也告诉了这师兄我的建议。所以,今天我想说说爱以及入空门的事。

有一晚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:你会为爱而入空门吗?其中有一个师兄评论:不会,那是逃避,不是解空。看来这个师兄是误会我了,以为我说的是因感情受伤而想出家的那种。而我所说的为爱入空门,怎么会是如此小孩子气呢?

爱情,可能大多数人都经历过,特别是已经结婚十几年甚至更久的人应该都知道,这期间会经历七年之痒、十年之约。也就是说爱情最后都会变成亲情,就是那种左手握右手,但如果分开了就像砍断自己的手一样疼的亲情。。。

对于爱情中的人来说,如果还不信因果不信佛法,那就好好享受生活的同时一定要多行善,多提升自己的人品德行,因为一个越完美的人是越开心越解脱自在的。一个越不完美的人,越不提升自己的人是经常处于负能量中不开心,甚至会把这种不开心传染给身边的人。何必苦了自己还苦了别人呢?所以,暂时不信佛法没关系,多多的善待自己宽容他人就好,多多的提升自己把快乐传染给大家就好。经历得多了,因缘成熟了,自然会想着出离。

如果您已经信因果轮回,那么就不要再轮回里打转了,不要再贪爱了。越贪爱越轮回,越无有出期。

对一个人最好最深的爱,就是帮助所爱之人觉悟,帮所爱之人成佛,脱离轮回的苦。可如何帮他们觉悟成佛呢?醍醐老师说过:“成为最好的,才能给世界最好的。”所以我们努力地修行,我们修得越好,越能帮到他们,所以我们要努力向佛学,直到自己修成佛。

我们知道在佛教里,讲到孝顺父母,有三个层次:初品的孝顺父母,是甘旨奉养,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,没有缺乏;第二是光宗耀祖,为人清白,事业成功,名利双收,道德令人敬重,让父母祖宗都得到荣耀,这是中品的孝顺。第三是上品的孝顺;就是引导父母有道德、有慈悲、有宗教的信仰,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,就是百年之后,也能有好去处,这是最上品的孝顺。

我们对父母的爱也是爱,但我们要因爱而生出离心,要入空门。但要入空门,要断掉什么?要断掉爱欲,为什么?

《四十二章经》中说:

“爱欲断者,譬如四支断,不复用之。”,

“佛言:出家沙门者,断欲去爱,识自心源,达佛深理,悟无为法。”这里的欲、爱包含了对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的爱,也当然包含了与人与之间的爱欲。

《楞严经》中说:佛告阿难:“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。所谓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学。

“阿难,云何摄心,我名为戒?

“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,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纵有多智,禅定现前,如不断淫,必落魔道:上品魔王,中品魔民,下品魔女。

《正法念处经》中说:

一切人中,皆因欲过,不得安隐。

《正法念处经》中还说:

此身不久停  死火必来至

能烧灭一切  如火焚干薪

诸乐速迁灭  莫行于放逸

勿于临终时  而生于悔心

无量百千生  业乐皆已过

如梦至何所  如风念不住

愚者乐无厌  如火得干薪

是故所著乐  则非为常乐

解脱渴爱者  能离于欲过

修禅不放逸  得无垢净乐

得如是乐者  乃可名为乐

诸有虽名乐  犹如杂毒蜜

如是着乐者  心恒求欲乐

欲乐非常乐  是故非寂静

《禅要诃欲经》中说:

世间欢日少  忧恼甚太多

安由得此苦  自作不由他

俗人乐恩爱  道以为怨家

富贵是苦本  如鸟堕网罗

人命甚速驶  五马不能追

残命日灭尽  各各自思惟

恩爱正合会  夫盛当有衰

是故自拔出  得道当来归

最后,你真的爱你所爱之人吗?心里想着我那么那么心疼的人,最后还要受轮回的苦,我如何辙底地帮所爱之人,也帮更多人?

所以,你会为爱入空门吗?或者说,你会为爱而断欲绝求吗?

image.png